(速新闻记者 吴琪)作为分数差别较大的数学学科,今日下午考试结束,大部分考生表示难度低于平时训练。速新闻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宿迁名师蔡敏柱,蔡老师是中学高级教师,宿迁市高中数学学科带头人,宿迁中学高三数学备课组长,曾任教多届高三毕业班。蔡老师整体做题并对今年试题进行点评。

“立足基础,回归教材,彰显能力是今年试题总风格”,蔡老师称,2017年数学试题延续2016年的风格,基础题送分到位,在文理合卷160分部分,无论是理科生还是文科考生,都感觉160分部分数学试卷题目整体难度低于平时训练的模拟考试,但整体难度略高于去年,要想考高分并不容易。

“如填空题前10题,考查最基本的概念,运算简单,有的心算便可完成;填空题11-13中等学生也能做出来,第14题是考查函数的奇偶性、分段函数、函数与方程以及函数零点问题,能较好地体现中学数学思想考查,体现高考的选拔功能。解答题前两题第15题是立体几何题、16题是三角与向量题相结合题,涉及的是一些常用方法,与教材上相关章节的练习题题型类似、难度相当。”蔡老师说,第17题直线和椭圆难度不大,18题是应用题第1问大多数考生都能做出来,但第2问较难,很多考生耗费了不少时间。
压轴题第19、20题的难度则要高于去年,但把关题题目设计亲切,每个小题由易到难,层层推进,既能使不同层次的考生拿到分,又较好地体现了高考的选拔功能。这两个解答题考查的是最简单的等差数列和三次函数,第1小问很容易上手,后面的小问设计比较新颖,虽有一定的思维量,但涉及的都是中学数学中基本的知识点和方法,仔细思考便能找到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方法都是平时了解的,无需特别的技巧。但这对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要求较高,想在较短时间内做出来并不容易。
“整份试题没有出现特别怪异的题目。基本题均改编或来源于教材,能迅速消除考生的紧张情绪,有利于考生迅速拿到基本分,为其较好地进入答题状态做好铺垫。”蔡老师表示,中等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数学概念和性质的了解情况以及基本运算能力,如填空题的倒数第3、4题和解答题的中间两题,虽有一定的运算量,但所用的方法都是课本上最常见的,中等及以上程度的考生应能顺利作答。最后的3道大题中只有一些小问题有些难度,有一定区分度。
理科附加题的40分部分第21题从A(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B(选修4-2:矩阵与变换),C(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D(选修4-5:不等式选讲)中选做两题,这两题是基础题,学生都能拿到20分;第22题是空间向量问题属中档题对学生计算能力有一定要求,但只要细心运算这10分80%学生都能拿到,第23题是有关概率和期望有关问题,第一问不是太难,第二问难度较大,蔡老师认为附加题难度控制较好,满分40分要考高于30分是不成问题的,但要考高于34分也很困难。

总之,今年的数学卷总体难度稳定,入口宽泛,回归教材,不偏不怪。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分数,但要考高分也不容易。整个试卷在明确考查“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五能力”(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中学数学主要知识的考查,更加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更加突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试卷内容上体现新课程理念,贴近中学数学教学,坚持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改革和创新,对中学数学教学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有利于中学数学教学,让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